他是吴和平律师,1964年出生,国家一级律师,法学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华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不仅是湖北省“十佳律师”、武汉市“十佳律师”,同时也是公司、证券及涉外法律业务领域的资深律师,先后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及数十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为众多的国际知名的企业或品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曾入选“中国证券业新闻人物”及《中国涉外律师》名录,中青湖北会客厅本期结合实事热点对吴和平律师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青湖北: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当初为什么选择从事律师职业?
吴和平:我是86年开始从事律师职业,从业近30余年,一生只做律师这个行当,且只做专业律师。为何当初选择做律师,可能是受当时律师职业重新恢复及境外律师题材影片的影响,认为律师是正义的化身,能伸张正义、维护弱者的权利,是广大民众的代言人。在当时的许多港台及印度影片中律师的形象极具正能量,在法庭上给人震撼和激励,这样,我就发自内心地对律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强烈兴趣和执着追求。
中青湖北:80年代文化远没有现代发达,当时律师形式和现代有何不同?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难度是否更大?
吴和平:80年代的律师和现在的律师是不同的概念,80年代律师是公职律师,现在律师体制已转变为合伙制、合作制及公司制。当时律师属于国家干部,就我的个人经历而言,86年进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属于当时司法局内部机构,律师每月只领取固定薪资,完全没有市场化,律师收费额与工资多少无关,只与少许奖金挂钩。
中青湖北:80年代律师无论在地位上还是薪资上,相比其他行业是否更有竞争力?市场化之后,律师的权益有何变化?
吴和平:相比其他行业是有优势的,律师严格意义上,在80年代属于热门行业。比现在地位要高。当时的律师也是司法干部,受公、检、法尊重。律师职业市场化之后,律师行业面临改制和重新洗牌。我是92年武汉 市第一批辞去公职、创办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律师从“国家干部”一下子变为“个体户”,属自由职业,但自由职业只是通俗说法,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实行监督、指导。律师体制市场化后,出现了一些无序竟争、同质竟争、逐利趋利的现象,使律师整体形象受损。当然,也有一些律师进入参政议政的层面。但总体而言,律师地位和作用有待提升。
中青湖北:您怎样看待律师队伍里人员差次不齐,鱼目混珠的情况?
吴和平:律师体制市场化过程中,律师队伍中专职、兼职的,有证、无证的,实习、见习的,从公、检、法退休、离职或被公、检、法解职人员及司法工作者等等全部以律师的名义执业, 律师行业中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在所难免。目前,这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
中青湖北: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您怎样看待这一政策的核心,给律师行业带来的影响如何?
吴和平: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体系,这对于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作为一个法律人的亲身体会来说,法律越完善我们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法律是律师执业的武器和工具,没有法律及良好的法治环境,律师实际上是毫无用武之地,依法治国的到来,对律师行业来说绝对是利好,实际上律师执业春天的到来,我们期待这天早日完满实现并热切拥抱这一天。
中青湖北:之前也经常提依法治国,十八大的提法有何不同?
吴和平:依法治国本不是新的提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早已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加强和改善司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这次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更被融入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这是此次全会的亮点之一,用它来引领法律,上升了它原本的高度和深度,以前经常提到违法必究有法必依,十八大既有提法也有做法,将工作中的那些步骤推进的节点都落到实处。
中青湖北:你可以分享一下律师生涯比较精彩的案例,或者难忘的事件?
吴和平:比较精彩的案例是2000年作为三峡新材IPO的主办律师,经过与证券公司、会计师等其它中介机构三年多的艰辛与努力,最终使该公司的股票发行与上市成功。从业生涯中最大的劫难发生在1990年12月,当时陪同法官和当事人到孝感去执行一起经济案件,我们在路上发生了两次车祸,法官当场牺牲了,而我则身受重伤,这次劫难给我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及心理创伤,但伤愈后最终还是坚持在我钟爱的律师事业。
中青湖北:关于您转型做非诉讼律师最大的难度是什么?竞争对手有哪些?
吴和平:转型做非诉讼律师最大的难度在于执着坚守及业务拓展上,转非诉讼律师意味着专业性更强更具挑战性,我喜爱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非诉讼性案件不是经常可以接到,接不到意味着生存下去都有问题,所以做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有的非诉讼律师由于没有业务支撑不得不选择转行,但是我选择了坚守,并结合市场形势变化,适时研发、储备、跟进新的法律服务产品,在IPO、新三板、四板、并购及法律顾问等业务领域取得了良好业绩。坚持做专业律师,目前在本地得到了社会及同行的认可和信任。
非诉讼律师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北上广深的律师,由于地域及经济等因素,北上广深的律师已在律师非诉领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他们律所规模大,项目积累多、涉及面广、影响大,所谓强者横强、弱者横弱,相比之下湖北区域非诉律师整体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展开正面竟争,只有在他们放弃或无法顾及的项目上分得一杯羹。
中青湖北: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
吴和平:律师职业已成为我终身的事业追求,为此我已经付出且将继续付出我的青春、激情、胆识甚至生命。我的律师生涯也印证了我的发展规划:92年作为我市第一批辞去公职的律师创办了武汉市第一家合伙人律师事务所,并获“湖北十佳律师事务所”称号;05年在本人的大力响应与推动下,武汉首家百人律师事务所重组成功,并获“司法部优秀律师事略所”称号;2012年,参与创办湖北省第一家本土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华隽律师事务所,并获得武汉市司法局试点推广。我律师生涯中所经历的“三个第一”既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展望未来,我们华隽的目标是伴随武汉中部崛起而做大做强我们本土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品牌,并让我们的华隽律师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成为武汉靓丽的城市名片。
中青湖北:郑州大学法学院曾经对本科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刚入校时,有75%的人愿意成为律师,而到毕业时,真正愿去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学生只有一成。律师职业为何对法学院的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吴和平:其实,现实中律师的后备力量是非常欠缺的,为何毕业生不愿当律师,并不是律师职业对法学院学生失去吸引力,主要由于目前律师体制先天缺陷、不完善所致。因为,律师现行体制主要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没有固定薪水的,实行的是提成制即有业务收费就有提成收入,没有业务收费律师是没有收入的。律所吸收你首先考虑的是你不要成为他们的负担,你要马上或尽快创造效益。因此,学子们跨出校门进入律师事务所后生活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又没有一个好的律师“传、帮、带”而靠你在毫无社会经验及人脉关系背景下去打拼哪个又愿意去律所呢?所以,武汉现今2000多律师和十年前的律师规模差别不大,律师队伍不稳定、流动大主要是律师体制弊端所致。要改变现状,律师体制要进行第二次改革,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内部机制要改变和创新,公司制律师事务所要发展及律师事务所创办条件要提高,没有律师后备力量的储备与培养,律师行业没有未来!
中青湖北:从初级律师到知名律师,需要多久?
吴和平:没有一个衡量的时间标准,要用综合因素去考量。做个好律师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综合潜质,不仅是专业能力,还包括沟通技巧、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是一个优秀律师的必备。另外,做律师必须真正热爱这个职业,要潜心从基础做起,做好做精你所选择的专业,绝不要眼高手低,整天盯着做大案子、挣大票子,一般经过五到十年的专业沉淀和打拼,会独当一面并开拓自已的一片天地,在往后,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初级律师到知名律师也就一蹴而就了。相信把律师这个职业做到极致,世界上没有什么职业不能胜任的!